让书香溢满人生

同学们,你们知道世界读书日是哪一天吗?它就是明天——4月23日。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“世界读书日”,并呼吁:“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,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,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,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,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,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、文化、科学思想大师们,都能保护知识产权。”因此,每年的4月23日,世界五大洲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做着同样的事情——读书。读书日只有一天,但它的意义却是让每一天都成为读书日。

那么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?为了认识这个世界,为了认识我们的生活,为了辨识生活中的各种斑斓的色彩,因为我们做不到万里路,但可以通过读书了解形形色色的生活面貌;读书,也是为了认识我们自己,知道自己是谁,从哪来,往哪去,知道我们的生命在这个世上既是多么的卑微,又是多么的尊贵。读书是为了有选择权,有判断力,为了不被人欺骗,也不会被自己的情绪蒙蔽,用今天的流行话就是,读书是为了做一个自由而独立的人。

毕淑敏打过一个比方,她说,阅读就像睡觉。小的时候,当我忧愁,当我病痛,当我莫名其妙烦躁的时候,妈妈总是摸着我的头说,去睡吧,睡一觉也许就好了。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,在书页中你嗅得见悲剧的泪痕,摸得着喜剧的笑靥,可以看清智者额头的皱纹,不敢碰撞勇士鲜血淋淋的创口……当合上书的时候,你一下子成熟又顿时年轻。菲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,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,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。

阅读不仅仅是一种优雅和优美,它还是一种孤独。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地不同。那些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地共享,阅读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,只可独啜,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。

乔布斯说:“你须寻得所爱。”对此,我深以为然。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,有多少人会说,阅读即吾爱。有多少人在离开学校这座象牙塔后恍然大悟,遗憾没有用这最美好的时光徜徉在书海,至此再也没有机会酣畅淋漓的阅读。

毕淑敏说:“读书使人优美。这种“优美”首先表现人在读书时的姿态别具韵味:时而会心一笑,时而掩卷沉思,时而扼腕叹息,时而拍案而起,时而有感而泣,读者合着作者的脉搏一起跳动。我们常常说,某人有书卷气,实际上是在说这个人是有素养的人。书卷气哪里来?是通过长期的阅读慢慢形成的。它由内改变了一个人的气质,从人的灵魂与骨头里无声无息地散发出来。

而作为学生,当你面对一张空白作文纸绞尽脑汁的回忆曾经背过的议论文素材,发现还是只有杜甫苏轼司马迁供你选择,不如借着大好春光无时无刻手捧一本书,那一个个散发着油墨气息的字自会让你文思泉涌,信笔拈来。 

更不用说读一本好书,可以使人心灵充实,明辨是非。古人说,腹有诗书气自华。可以想象,一个爱好读书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,一个乐观自信,积极进取的人。那些在寂寞中散发着思想光华的好书,都经过时光的检验和淘洗,反复阅读,能够润泽我们的心灵,丰富我们的文化记忆。

曹文轩曾写:“难道在这个世界上,还有一种动作比读书更优美吗?人类一切优美的动作的背后,一定有一个基本动作,这就是读书。而人类一切丑陋的动作背后肯定是有一个动作的缺失,它还是读书。”

我们在阅读中发现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,也在读书中变得美丽。阅读使我们获得一种妙不可言的享受。且阅读会给我们心智上的愉悦和满足,并让这种美的姿态伴随着我们的整个人生。

最后,我希望所有的同学用你的智慧,不仅在读书日、读书月,更应该用你一生的时间体会。这句话不是我说的,是博尔赫斯,一位非常著名的阿根廷作家说的。博尔赫斯问:“天堂是什么样?”博尔赫斯回答:“天堂是一座图书馆”。